在余干县抗洪战场上,活跃着一支由退伍军人组成的防汛队伍。
他们时刻听从号召,奋战在抗洪保家的一线,焕发出新时代退伍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风骨。
抗洪一线展风骨
每年的抗洪抢险,韩斌旺站长总是冲锋在一线,用坚守和奉献,诠释着一个退伍军人‘退役不退本色’的忠诚与担当,在信瑞联圩抗洪现场,说起韩斌旺的抗洪事迹时,没有一个不是夸口称赞的。
入汛以来,作为水务站长的韩斌旺,脚步就没有停歇过。
每天,他在信瑞联圩乌泥段来回奔波,联系调运备足砂硪、蛇皮袋、木桩、铁锹等防汛物资,这时他是一名勤务员;
泡泉处理中,下水踩探固定位置,制定处理方案,砂石装袋,水下封堵,开沟导渗,这时他是一名战斗员;
圩堤巡查中,不管白天还是深夜,堤脚下、稻田里、水塘里、圩下村庄里,都是他来回的身影,这是他是一名巡查员。
七月的天气太阳大、温度高、杀伤力强。
从7月11号下午发现泡泉到12日晚上9点,近3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中,韩斌旺在烈日下爆晒近12个小时,背部、肩膀、颈部、脸部经过长时间的暴晒变得通红发痒,第二天慢慢地泛起了水泡。
可他一刻也没有停留,一刻也没有休息,衣服穿不上去,就搭个背心,又投入到工作中。
又过了一天,坏死的皮肤开始慢慢脱落,其他同事劝他说:你的背晒得都掉皮了,快去涂点药膏休息下,其它工作交给我们就是。
韩斌旺笑着说:脱皮不要紧,圩堤脱险了就好。涂了点药膏,不碍事的。脸上长起的釉,肩上脱落的皮,这是抗洪抢险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初心和使命的映照。
千里还乡战洪魔
我请求参加防汛抢险一线队伍!让我在抗洪一线接受考验。
7月12日,余干县防汛启动一级响应,余干县枫港乡民兵突击队就接到了这样一条特殊的“请战电话”拨打“请战电话”的是枫港乡禾山村的一名退役军人,他叫阮文化,2015年退役后在福建省石狮市打工,得知家乡防汛形势严峻,圩堤塌方的险情后主动要求参与抗洪抢险。
因为经历过1998年洪灾,我深知洪水会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身为一名退役老兵和共产党员,更有责任回来保卫家乡。公司经理得知我家乡的情况后,批准我5天假期。
阮文化得到公司领导批准后,立刻买车票回家,于7月12日20时赶回家中。
一回到家里来不及休息,阮文化便带上工具来到枫富联圩塌方堤段投入战斗,与抢险队伍一道堆码砂石袋,一袋袋压紧、一层层夯实。
7月13日的中午,天气闷热,圩堤上气温高达40摄氏度,脸上渗出豆大的汗珠,衣服被汗水浸透,而阮文化的脸上却是满足的笑容。
7月14日,枫港乡枫富联圩下顺塘段塌方险情被控制后,阮文化又马不停蹄在枫富联圩砍草除障了。
作为一名老兵,我时刻听从党的召唤,保大堤就是保家乡,抗洪抢险,我时刻做好了归队的准备。阮文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洪峰浪尖保家园
入汛以来,位于信江下游段的余干县东塘乡,抗洪抢险形势危急。
正当大家紧锣密鼓的进行防汛准备时,该乡几十名退役军人扛着一面“退役军人抗洪抢险突击队”的鲜红旗帜找到了乡退役军人服务站,要求立即参加抗洪一线的战斗。
他们中既有年过六十的双鬓灰白的“老班长”又有去年才从部队退伍回乡的“两道拐”。
望着他们真挚热切的眼神,在得到乡党委政府批准后,服务站将突击队直接带上了圩堤,在抗洪分指挥部的领导下,编成三组迅速开展工作,一组负责防汛物料的运输;
一组负责圩堤险情的排查;一组负责突发险情的处置。
7月11日,在例行巡逻排查时,突击队员发现新村村段圩堤发生渗漏险情,如果没有立即控制,将导致严重后果。于是他们一边紧急汇报,一边拿起锹铲沙袋,开展了应急处置。
队员们采取两班倒的形式,轮番上阵,经过八个小时的奋战,渗漏现象终于得到有效控制。
我们都是本乡本土的老兵,圩堤下就是乡亲们自家的屋、自家的田,到了这么关键的时候,我们这些退伍军人就要站出来。
说完,队员们顾不得满身的泥泞、顾不上疲惫的身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巡逻排查。
自汛情发生以来,余干县退伍军人积极请战,除杂草、巡圩堤、查隐患、堵泡泉、除险情……
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人叫累,以一名退役军人担当接受检验,做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守护人。
李广文、李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