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2021年度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综述。总的来看,2021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创历史新高,连续三年大幅增长;在全球场内衍生品市场中,中国四家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排名稳中有升;在农产品、金属和能源三类品种的全球成交量排名中,中国期货品种包揽农产品前11名、在金属品种前10强中占9席,能源品种前20强中占7席;期货期权新品种稳步增加,衍生品体系更加完善;期货公司资本实力增强,经纪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回顾近两年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物产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自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期货市场的功能得到了显著发挥,我国期货市场整体规模体量也获得了大幅的增长。近两年来,市场对期货工具服务实体经济愈发关注和认可,参与期货市场的实体企业在资源配置以及面对风险冲击的管理能力也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2021年期市成交量约为2019年全年的1.9倍
2021年,中国期货市场成交75.14亿手(单边,下同)和58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3%和32.84%。全球期货市场成交625.84亿手,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球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12%,较2020年占比13.2%下降了1.2个百分点。
期货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与2019年全年的成交规模相比,2021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约为2019年成交量的1.9倍,成交额约为2019年成交额的2倍。
对此,浙商期货北京分公司副总屈晓宁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期市成交量和成交额相较两年前实现大幅增长,得力于期货市场的大发展和管理层的支持,同时也是整体从业人员努力的结果。具体来看,近两年来我国期市在品种上市速度、多元化和活跃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且我国股指期货的临时管控日趋常态化也成为市场发展的助力。
“去年来,诸多产业客户、机构客户积极参与我国期货市场,上市公司参与大宗商品套期保值的数量大幅提高,期市保证金规模也在去年突破万亿大关,都是我国期货市场正在快速发展的最好证明。”屈晓宁说。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我国期货市场法人客户共7.2万个,日均成交量、持仓量占比分别为41%和63%,同比分别增长5个和7个百分点。
分交易所来看,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成交23.7亿手和193.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9%和37.92%,市场占比分别为31.55%和33.23%。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成交0.75亿手和21.4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55%和67.93%,分别占全国市场的1%和3.69%。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成交25.82亿手和10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75%和79.73%,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4.36%和18.58%。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成交23.64亿手和140.5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2%和28.62%,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1.47%和24.17%。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成交1.22亿手和118.2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6%和2.37%,分别占全国市场的1.62%和20.33%。
四家交易所全球排名稳中有升 我国农产品成交表现亮眼
2021年,中国4家期货交易所表现良好。根据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fia)统计的全年成交量数据,郑商所、上期所、大商所和中金所在全球交易所期货和期权成交量排名中分别位居第7、第8、第9和第27。郑商所、上期所较2020年分别提升了5位和1位,中金所排名没有变化,大商所下降了2位。
景川告诉记者,过去两年,全球主要央行投放了大量的流动性,金融市场水涨船高,成为吸纳资金的主要蓄水池。可以看到,不仅中国各大期货交易所,其他包括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洲际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印度等国家的证券交易所等全球主要交易所的成交额和成交量均出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的货币财政化也导致大宗商品无论是有色、能化、农产品、贵金属、股指等都掀起了一波大幅上涨的行情,流动性充裕增强了套保资金、套利资金、投机资金进场,推进了市场的成交与持仓的大幅回升。
在2021年全球农产品、金属和能源类品种的成交量排名中,农产品表现尤其亮眼,中国品种包揽前11名,在前20名中占有15席,包括豆粕、菜籽粕、豆油、棕榈油、玉米、天然橡胶、纸浆、白糖、棉花、菜籽油、苹果、鸡蛋、玉米淀粉、黄大豆1号、豆粕期权。
金属方面,中国品种占据前10强中9席,前20强中占有13席,包括螺纹钢、白银、热轧卷板、铁矿石、镍、铝、硅铁、锰硅、锌、铜、黄金、不锈钢、锡。能源方面,中国品种在前20强中占有7席,包括燃料油、石油沥青、动力煤、焦炭、焦煤、原油、液化石油天然气。
与去年相比,我国农产品期货品种成交在全球排名上延续了去年的亮眼表现,不少金属期货品种也在今年不断吸引机构和个人资金的流入,成交量大幅提升。
新增四小将 我国期货期权产品体系更加完善
2021年,中国期货市场全年一共上市了4个品种,包括2个期货品种、2个期权品种。其中,上期所下属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了原油期权;郑商所上市了花生期货;大商所上市了生猪期货和棕榈油期权。
截至2021年底,中国期货与衍生品市场上市品种数量达到94个,其中商品类84个(期货64个、期权20个),金融类10个(期货6个、期权4个)。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光在2022年年初接受期货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21年,我国期货市场品种持续丰富,市场进一步多元化发展。2021年上市的4个期货期权品种包括生猪期货、花生期货、棕榈油期权和原油期权,为相关企业管理风险、实现稳定经营提供有力工具。目前我国场内期货、期权品种已有94个,包括70个期货品种和24个期权,产品完整性进一步提高。广期所正式挂牌成立,服务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交易所场外业务不断丰富,机构间场外衍生品规模继续扩大,拓展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范围。
此外,随着棕榈油和原油两个国际化期权在2021年的上市,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有7个期货品种及2个期权成功引入境外投资者,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避险产品和配置工具。
展望2022年,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胡俞越等人此前提出,预计2022年期货及期权上市品种将突破100个。上期所将推动航运指数、液化天然气、石脑油等更多对外开放品种上市,研究探索黄金期货国际化;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将积极研究钴、氢能、氨能和电力等期货品种。郑商所将推进px、瓶片和长丝等聚酯产业链品种研发上市。广期所未来两年计划研发16个品种,涉及四大板块:一是绿色发展相关品种,如碳排放权期货、电力期货、工业硅等;二是大宗商品指数类,如商品综合指数期货;三是国际市场互挂类,通过实现与境外交易所的产品互挂,推动资本市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四是具有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线特色的大宗商品,如咖啡期货等。
此外,胡俞越等人还指出,2022年,期货市场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衍生品研发和布局。因此,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研发绿色低碳衍生品,优化完善“双碳”政策相关品种的合约规则将成为各大交易所发力的新方向。此外,广期所已与全国首家商品指数编制运营服务平台中证商品指数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指数期货或成为一大亮点。
期货公司经纪业务增长超6成 创新业务稳中向好
截至2021年底,中国期货公司总资产1.38万亿元,净资产1614.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8%和19.56%,资本实力有所增强。
从期货公司的四大主要业务来看,截至2021年底,其中经纪业务收入314.98 亿元,同比增长64.06%;投资咨询业务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39.68%;资产管理业务累计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35.34%,截至2021年底,资管产品数量共1726只,产品规模 3542.65亿元,产品规模同比增长62.42 %。风险管理公司业务本年累计业务收入2628.59亿元,同比增长26%。
与其他业务相比,期货公司的经纪业务在2021年依然增速最快。在屈晓宁看来,去年期货经纪业务的大幅增加主要来源于交易所的引导和政策配合,之前传统的1、5、9合约也逐渐开始延伸出主力和次主力,特别是金属品种多为连续合约,大大提高了市场的交易性和期现联动效果。
除经纪业务以外,期货资管业务、风险管理业务等也都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规模持续增长。
从期货资管业务来看,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最后一年,目前整改工作稳妥有序,效果明显,期货公司正在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主动管理能力,积极发挥自身衍生品市场管理优势,加强同业合作,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正步入持续健康发展新阶段。
“2021年以来,期货资管业务发展终于走出了去通道化和结构化的触底翻转之路,也得益于2020年的公募基金给与投资者的产品认知。同时,房住不炒、信托打破刚兑、银行理财利率下行等外部环境也促使资金向二级交易市场流入,期货资管也借此东风加速发展。”屈晓宁如是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管存续业务规模为3549.09亿元。对比2020年12月底的2197亿元,同比增长已超60%。
风险管理业务方面,自2021年以来,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大,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增加的情况下,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94家期货公司在协会备案设立97家风险管理公司,其中有92家风险管理公司备案了试点业务。2021年全年,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累计业务收入2628.59亿元,同比增长26%;累计净利润20.79亿元,同比增长84%。
“这些数据表明,2021年期货行业风险管理公司数量稳步增加,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均实现强劲增长,风险管理业务有望成为期货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景川说。
在屈晓宁看来,未来资管业务和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可能是本已经出现分层的期货公司拉开差距的重要抓手,在打好经纪业务的基础上,引导客户向资管和风险管理转变可能是头部期货公司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
景川认为,在全球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愈发凸显的背景下,同时随着符合条件的头部期货公司上市融资,一批资本实力雄厚、具有国际竞争力、以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服务为核心业务的衍生品和大宗商品服务公司的诞生,更多的期货公司在参与大宗商品的全球定价体系的过程中,仍需要持续拓宽自身融资渠道,提升自身的资本实力,从而获得长足发展。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