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江西哪里有雨(江西什么时候才有雨) | 余干网-全讯600cc

2022年4月22日12:33:28江西资讯5612字阅读18分42秒

八月份江西哪里有雨,江西什么时候才有雨

内容导航:
  • 江西雨季集中在几月份
  • 江淮地区降水时间分布 比如什么时候梅雨伏旱等求
  • 请问19号江西庐山有雨吗谢谢
  • 过个中秋为什么还要吃饺子
  • 一、江西雨季集中在几月份

    每年4月到7月上旬。江西为中国多雨省区之一。年降水量1341-1943毫米。地区分布上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地多,盆地少。庐山、武夷山、怀玉山和九岭山一带是全省4个多雨区,年均降水量1700-1943毫米。德安是少雨区,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江西气候: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16.3-19.5℃,一般自北向南递增。赣东北、赣西北山区与鄱阳湖平原,年均温为16.3-17.5℃,赣南盆地则为19.0-19.5℃。夏季较长,7月均温,除省境周围山区在26.9-28.0℃外,南北差异很小,都在28.0-29.8℃。极端最高温几乎都在40℃以上,成为长江中游最热地区之一。冬季较短,1月均温赣北鄱阳湖平原为3.6-5.0℃,赣南盆地为6.2-8.5℃。全省冬暖夏热,无霜期长达240-307天。日均温稳定超过10℃的持续期为240-270天,活动积温5000-6000℃。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江西

    二、江淮地区降水时间分布 比如什么时候梅雨伏旱等求

    后出现多雨的夏季干旱。
    主要发生在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在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领域的。
    雨季开始时间的高纬度时间。
    mod台左右5月中旬到6月中旬,梅花。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mod,在七月初梅。
    但具体的周围的差异。
    夏末约在阳历7月中旬到八月初。
    梅雨过后,就会出现伏旱。
    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区。
    梅雨开始的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
    台湾地区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
    但具体各地有所差异。
    伏旱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三、请问19号江西庐山有雨吗谢谢

    答:按天气预报看来,暂时是没有雨的。庐山天气变幻莫测,很有可能会碰到阵雨,而且经常东边日出、西边雨。但是一会又云破天开。雨后很多景点会有烟雾弥漫的美景。如果是旅游还是建议带些简易的雨具。

    四、过个中秋为什么还要吃饺子

    撰文 | 程渔亮

    出品 | 浪潮工作室

    欢迎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订阅查看

    2012年,灯火通明装饰华贵的瑞典学院,诺奖得主莫言讲述了一件关于中秋节饺子的故事,这是母亲留给他记忆最深刻的事:

    “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给你红薯干就很好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
    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的碗里。

    2012年12月9日晚,瑞典,莫言与部分华人代表一起包饺子,称有回家的感觉 / 视觉中国

    饺子成了莫言回忆母亲的标志点。
    他曾说,想当作家是因为听说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
    在穷困的岁月里,饺子标记着重要的节日,也标记着母亲的温暖善良。

    所有节日都吃饺子

    中秋节吃饺子,当然不是莫言一家的习惯。
    据地方县志记载,河北省张北一带,端阳节和中秋节时,人们都会吃饺子,而在山西定襄,过年吃过饺子后,要等八月十五才能再吃一顿,所以有:“刚刚年初一吃了一顿饺子,跟着八月十五就又吃了一顿”的说法。

    去标记北方人民吃饺子的日子,就是标记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时间点。
    不止中秋、春节,北方人民一年四季都在给自己找借口吃饺子。

    2016年9月12日,中秋节前,江西省遂川县志愿者走进敬老院,一起包饺子 / 视觉中国

    从春天开始数吧。
    北方地方基本都以饺子作为“年饭”(或“年夜饭”)的主角。
    民间的说法是,“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初一饺子初二的面,初三合子团团转”,而“合子”,其实也是饺子的一种变形。

    以民俗记载较为丰富的山东来说,春节过后,山东地区还有“立春饺子打春面”的说法。
    到了夏天,山东莱阳、即墨等地六月一日过“半年节”,家家中午吃饺子。
    六月六,“晒衣节”,莱阳一带又要吃饺子,民间还有“六月六,看谷秀,不吃(水饺)光臭头”的俗语。

    在山东省长岛,民谣说“立秋饺子入伏面”,而在招远、黄县一带,民谣又说“入伏的饺子立秋的面”。
    鲁西南和冀北山区有七夕吃“乞巧饺子”的风俗。
    到了十月初,天津百姓“送寒衣”时也要吃饺子。
    冬至的时候又要吃饺子了,因为“冬至饺子夏至面”,然后一年就过去了。

    2018年6月20日,夏至,在江苏某幼儿园,孩子们在学包饺子。
    当地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 视觉中国

    不仅是节日的时候吃饺子,重要的日子也要吃饺子。

    河南中部会在结婚的时候吃饺子,新娘入洞房后,婆家嫂嫂将饺子煮成半熟,端给新娘吃。
    大家会问新娘:“生不生呀?”新娘就得说“生”,然后将半生不熟的饺子泼在床下,以祈求生子。

    真到生的时候也要吃饺子,在开封,生完孩子后要包顿饺子让产妇吃,称作“捏骨缝”。
    认为生产时骨盆松弛,吃顿饺子骨盆可以尽快复合。
    到孩子百天和周岁时,父母要包一百个饺子,家人替孩子吃掉,就是为孩子嚼了灾。

    出门离家也要吃饺子,有的地方是“上车饺子下车面”,有的是“迎客饺子送客面”,反正吃饺子就对了。

    饺子是日常食物的升级

    但是,吃饺子就吃饺子,平时吃不行吗,怎么就跟过节扯上关系了呢?

    这点倒是很好理解,因为饺子在过去太珍贵了,都20世纪了,莫言一年还吃不上几顿饺子,放在古代更难吃到了,所以当然只有在重要的日子才能吃到。

    可是过节为什么一定要吃东西呢?泼泼水不是也能过节吗?这就得看过节这件事是怎么回事了。

    在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时间都跟播种丰收有关,在这些时间点上,举行相应的祭祀祈福活动,是原始人类跟神灵沟通,祈求好收成的方式。
    这些日子也就成了节日。

    2018年4月20日,山东威海,渔民们将整盘饺子扔到大海,以这种方式祭海(还是鲅鱼饺子)/ 视觉中国

    在祭祀中,最重要的一是祭祀活动,二是祭品。
    古人选择祭品时会选他们认为最重要珍贵的东西,因此祭品通常是食物。
    祭祀活动通常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一遇到战乱饥荒就难以继续。
    当祭祀活动弱化后,节日里准备相应的祭品就成了最重要的环节。

    我们现在吃的月饼,其实就是明代在举行拜月仪式时的祭品,当拜月习俗淡化后,月饼作为团圆饼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作为祭品的作用就减弱了,以至于到后世拜月习俗基本消失,吃月饼就成为中秋节的主要习俗。

    2008年9月14日晚,江西宜春举行“中秋拜月”民俗傩文化表演,这种习俗如今已经很难见到 / 视觉中国

    而且,对于先民们来说,他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为基本的生存挣扎,只有在节日时,才有从一个时间段过渡到另一个时间段的闲暇。
    因此,节日也用来稍作休息,稍加犒赏。
    节日也就成了“吃顿好的”的理由。

    先有了食物,才有了节日食物。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很多人就是以为是屈原投江之后才有了粽子,其实粽子最早就是叶子包裹黍米,是夏至的食物,只是跟后来端午的时间比较近,就慢慢变成了端午食物。

    节日食物不是硬生生为了寓意和纪念造出来的,而是对日常食物的升级,而饺子就是日常食物的升级版。

    饺子是历史的选择

    为什么偏偏是饺子,包子不行吗,包治百病不也很有寓意吗?驴肉火烧、煎饼果子就不能整出点寓意了吗?

    这得先看北方的食材特性。
    北方人吃饺子,首先是因为北方的饮食方式以面食为主。

    秦汉之前,北方的主要食物是粟、黍,唐宋之后,小麦的地位逐步稳固,取代粟、黍成为北方人民的主食,渐渐形成了现在“南稻北麦”的格局。

    2018年6月5日, 山东聊城的农民在晾晒小麦 / 视觉中国

    尽管粒食的食用方法一直保留到了宋代,但磨制面粉的技术已经极大改善,并促进了小麦的推广。
    唐代中期之后,随着以面食为主的“胡食”的传入,加之政策推动,小麦面食开始普及,成为北方人的主食。

    因此,最有可能从北方日常饮食中成为节日食物的就是面食。
    但为什么是饺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的燃料危机。

    唐代之后,人口迅速增长,导致燃料需求量不断增大。
    两宋期间华北人口第一次突破了1500万大关,极盛时达到了将近1750万人。

    华北人口演进趋势 / 赵九洲.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

    而且,宋以后中国气候整体偏低,整个元代气候都极为寒冷。
    从明代开始,中国进入了近五千年来最寒冷的小冰河期,这种气候一直持续到清后期。

    此外,宋代华北冶铁、陶瓷等手工业迅速发展,燃料消耗量也急剧增长。
    三大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北方人民获得燃料日益困难。
    明人曾写道:“学采樵,学采樵,不曾砍得半个嫩柔条。
    临岩伐倒枯松树,不够家中半月烧。

    冶铁技术兴起和燃料的匮乏带来了炊具的改变。
    早期的炊具样式纷繁复杂,比如釜、甑、鼎、斝、鬲、甗等,秦汉而后渐趋单一化,釜——即后来的锅——成为最常用的炊具。
    样式由繁趋简,简化了食物烹饪的操作流程,从而大大节省了燃料。

    炊具变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底部逐渐以球面为主,其他形状则日趋消亡。
    现在常用的平底锅,因为在加热时吸收热量效率低、加热缓慢,在古代一直未成为主流,只有少数地区人家会用来烙饼,摊煎饼。

    2016年2月23日,湖北宜昌,小女孩在往灶台里添加柴火。
    中国农村普遍都采用这种柴火烧灶的做饭方式 / 视觉中国

    炊具决定饮食。
    对普通民众而言,油太过昂贵,因此蒸和煮一直是最主流的烹饪方式。

    那为什么不能是蒸包子呢?还是得看食品工艺。
    包子虽然也是面皮裹着肉,但它的加工要求面团发酵。

    中国最早是用酒糟给面团发酵,在两宋时出现了“酵(醉)面”即面肥,此后馒头发酵常用的方法就是保留一块老面下次用。
    但老面发酵常常会发酸,普通人家并不易掌握发酵技术。
    直到清代,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还说,“馒头白细如雪,面有银光…惟做酵最难”。

    2018年5月9日,济南,用老面蒸出来的馒头深受周边居民欢迎,因为一般人做不到这么好 / 视觉中国

    一个优秀的平民节日食物有什么特点?它的原材料昂贵,吃它最能体现节日的重要。
    它的烹饪方式日常,人们不必为了做这种食物重新找锅、找模具、找酵面。
    在中国北方漫长的历史中,符合这两样的,也只有饺子和荤面了。
    所以我们看到北方食物最常见的句式就是“xx饺子xx面”。

    而全家一起剁肉馅、包饺子的过程,甚至带有仪式性的团圆意味,也就自然成了普通人家的食物之王。

    月饼才是后来者

    实际上,像今天这样不同节日就有不同的食物,在过去根本就难以想象,有饺子吃就不错了。
    真正形成定式的春节吃饺子、中秋吃月饼,都是在明清之后,而之所以有这样明显的区分,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达。

    在南宋都城临安,食贩们沿街叫卖“馒头、炊饼及糖蜜酥皮烧饼、夹子、薄脆、油炸从食、诸般糖食油炸。
    ”这些食物你很难在普通人家见到,因为每种制作都需要专门的炊具和原料。

    宋朝之后,尤其是明代的商品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多专业的手工业者。
    人们就算不会自己做月饼,也能在市场上买到,这才形成了特定的节日风俗。
    而对于大部分北方农村的人来说,买月饼都困难时,最方便的节日食物仍然是饺子。

    2011年09月04日,沈阳一家diy月饼小店吸引众多市民。
    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做月饼所需的全部工具 / 视觉中国

    当然,跟其它食物比起来,饺子能占领北方,还因为它曾经获得过官方认可。

    在除夕之夜或大年初一吃饺子的习俗,明代开始流行,清代则盛极一时,大面积地普及,清朝宫廷过年时,正月初一吃“煮饽饽”,其实就是饺子。
    乾隆就曾在弘德殿举行过“进煮饽饽仪式”,皇帝吃饺子来祈福吉祥。

    而在现代,吃饺子更是被当作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官方媒体的推动下,饺子更是呈现出全国人民“大团圆”的象征意义。
    每逢春节,国家领导人都要深入基层,关心困难群众能否吃上饺子,这也被外媒当作是“饺子政策”。

    2018年1月24日,黑龙江黑河,某工会开展包“爱心饺子”活动,这些饺子将在春节前送给基层特困家庭 / 视觉中国

    只要一种食物有了地位,给它想出寓意就太简单了。
    人们可以说,饺子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饺子有馅,能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进去,用以寄托对新岁的祈望;“饺子”音同“交子”,所以有辞旧迎新之意。

    给中秋节吃饺子编个寓意有什么难的,我们完全可以说,中秋饺子吃一碗,生活甜蜜又美满,中秋饺子吃一个,生活快乐又钱多。

    参考资料:

    [1]弗雷泽.金枝[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

    [2]周星.饺子:民俗食品、礼仪食品与“国民食品”[j].民间文化论坛,2007(01):82-97.

    [3]张帅峰.中原饺俗文化探秘[j].寻根,2013(01):47-52.

    [4]孙语泽.小麦在中国北方的传播和推广[j].大众考古,2017(12):36-38.

    [5]赵炜,何宏.中国传统节日节令食品流变[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6-9.

    [6]陈绍军,吴兆苏.从中国小麦、面食及其加工工具的发展历史试谈馒头的起源问题[j].农业考古,1994(01):219-225.

    [7]张志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考古与方言学研究重构历史记忆的面食意象[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5):28-32.

    [8]刘朴兵.略论宋代中原地区与南方的饮食文化交流[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04):16-21.

    [9]黄涛,王心愿.中秋月饼考[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02):33-41.

    [10]瞿明安.中国古代宗教祭祀饮食文化略论[j].中国史研究,1998,3:152-162.

    [11]赵九洲.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2.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编辑 ? 邱小奕

    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一键置顶公众号 从此划船不用桨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江西资讯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2022年9月2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治愈出院1例(鹰潭市1例,在贵溪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2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
    江西资讯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2022年9月1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治愈出院1例(鹰潭市1例,在贵溪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30例,累计出院病例1425例...
    江西资讯

    2022年8月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2022年8月1日0-24时, 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新增治愈出院2例,均在南昌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97例,累计出院病例1395例。截至...
    江西资讯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疫情最新消息

    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2022年7月31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新增治愈出院1例,在南昌市。从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3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